【人机协同“畅享”行动】十月四城精彩回顾,十一月全国精彩继续!

发布时间:2025/10/31 08:42:07
分享到:
83B971C18A12D7E06CD12A84F37546C1.png

为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推动"人工智能+教育"深度融入教学全流程,全方位赋能助教、助学、助研、助管工作,将"人工智能+产业"纳入专业课程建设核心,精准对接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需求,培育适配产业发展的优质人才。中教畅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机协同'畅享'行动”系列活动,10月份已成功举办福州、九江、武汉、杭州四场财经商贸类专业人机协同能力培养研讨会,260所院校的校领导、财经商贸类二级学院院长(主任)、专业负责人和骨干教师510余人参与。会议通过专题报告、分组实训等形式,破解财经商贸类专业人机协同能力培养的难题,共商人机协同育人新方案。

01
技术赋能  零代码工具打破“AI 搭建”的技术壁垒

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中教畅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学全提出教学改革思路并分享经验。他直击一线教师的核心困惑:“很多教师认可AI的价值,但卡在‘不会用、用不好’的技术门槛上”,并提出“智能体搭建核心逻辑”——“经验结构化沉淀-零代码开发降门槛-流程自动化重塑”,为教师提供了可操作的解决方案。黄学全董事长通过财经商贸领域智能体的实际应用案例阐释:“AI成为生产力工具的关键,是将隐性经验转化为显性的结构化知识。” 而零代码工具的核心价值,正是让非技术背景的财经商贸教师,无需编程基础就能将自身教学经验、行业实操逻辑,转化为可复用的智能体工作流程。这一观点让参会教师深受启发——技术工具的本质是“赋能”而非“替代”,教师的专业经验仍是核心竞争力,而零代码则成为经验转化的“桥梁”。

02
实训考察  从“理解AI”到“人机协同”能力跃迁

本系列研讨会设有上机实训环节,通过实际设计使用智能体,使教师思考在人机协同背景下如何重塑教学范式。一位会计专业负责人通过实操训练深有感触,他表示:“关键不在于让学生从零构建智能体,而是引导他们理解和运用智能体的结构化思维,将行业专家‘只可意会’的隐性经验,转化为可操作、可优化的显性流程”。学生也不再局限于掌握基础原理与操作流程,而是通过与内嵌“丰富行业经验”的智能体协同,更侧重于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性能力;任务驱动的学习模式,也让学生在解决真实业务问题的实战中,学会驾驭AI、高效协作。教师能自主搭建适配教学需求的智能工具,学生能在互动中掌握人机协同的核心技能,从而实现“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会议现场


财经类专业人机协同能力培养研讨会
10月25-26日   杭州



财经商贸类专业人机协同能力培养研讨会
10月23-24日   武汉


 “人工智能+财经商贸”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研讨会
10月22日   九江 


商贸类专业人机协同能力培养研讨会
10月18-19日   福州


系列研讨会搭建了“学校-产业-技术”三方协同的长效沟通机制,让教师既能获取前沿的教育理念,又能掌握落地的技术工具,更能明晰产业的真实需求。人机协同,不是单一主体的孤军奋战,而是需要教育者理解技术逻辑、技术者适配教育需求、产业者反馈真实痛点的协同创新。

接下来,中教畅享将继续举办人机协同能力培养系列会议,持续为财经商贸教育转型注入动能,助力培育更多适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需求的高素质人才。